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水利要闻 >

昭通市彝良县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时间:2017-10-10 23:25 点击: 次

         彝良县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自2013年建成投入运行后,在已覆盖区域范围内实现降雨、水位实时监控,实现实时远程预警,可以预见山洪灾害发生,提前做好人员转移,有效躲避灾害,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减少灾害损失,实现信息沟通和必用的数据资源共享,达到了预测、预报、预警的目的。山洪灾害的建成,在每年汛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应对和处置了去年“6.21”洪灾和今年“8.24”洪灾,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一、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主要建设情况
     彝良县根据山洪灾害的成因、特点、自然经济条件、灾害的严重程度等,确定彝良县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范围以洛泽河、白水江、小米溪河为重点,兼顾山洪灾害严重的乡镇。具体建设范围为:覆盖彝良县15个乡镇,有防洪危险的110个村民委员会,2.3425万人,危险区范围覆盖国土面积508km2
    (一)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建立基于平台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由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信息汇集、信息查询、预报决策和预警等系统组成。建成县级监测预警平台1套,在15个乡镇境内建设自动雨量站26个、自动监测水位站7个、乡级无线预警发射站15套、村级无线预警接收站73套、简易雨量站160台、铜锣哨180套、手摇报警器180套、简易水位站33套(因资金短缺由水务局安排水勘队已完成)、电子会标1套、水情视频监控系统2套。
   (二)形成较为完备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体系。编制修改完善县乡村三级预案126份。其中县级1份、乡镇级15份、村级110份。编制完善了一个基本模式后,对各乡镇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体系。村级预案请示乡(镇)级人民政府审批,乡(镇)级预案请示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县级预案由县政府审批。
    二、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一)洪水预报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彝良县境内河流众多,是全县防洪工作的重中之重。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对原有的洪水预报系统作了进一步优化和升级,使洪水预报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在预警系统建设中充分考虑了上游降雨与下游水位的组合关系,对洪水的预警中采用了雨量与水位结合的预警方式,山洪灾害防御预警预报系统实行了雨量与水位预警的组合。根据现有的水雨情资料推算出的各点不同级别的临界雨量值,预警系统根据确定的临界雨量值对流域内的自动雨量站进行实时监测;自动水位站根据彝良县防洪预案设置警界水位,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当各站点的雨量达到预警临界值、水位达到警界水位时预警系统自动报警,防汛指挥中心根据气象、水文、及监测数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确定最后的预警级别,通过短信群发、电话等方式进行通知预警。今年汛期开始后,信息平台就开始报送降雨信息,截止9月25日,共发布了25次预警,其中:三级预警15次,二级预警6次,一级预警2次。简易雨量站报送三级预警降雨信息6次、县级信息平台共发布预警信息25次、县级发布预警短息850条、县级发布预警涉及相关防汛责任人120人。
   (二)为水利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在系统建设上,省、市、县各级防汛抗旱部门充分考虑当前与长远,按照“统一平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的原则,结合彝良县没有完善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实际,在数据中心的建设过程中采取硬件集成与软件开发分离的办法,统一选用具备水利行业知识背景的专业软件公司开发了一套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平台,基本建成了彝良县的基础数据库,为后续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和水雨情监测站点增设奠定了基础。
   (三)实现抢险救灾工作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一是将实时观测到流域内各站点的水雨情数据信息、为山洪灾害的及时监测、预警预报、防汛指挥统一调度、决策会商等工作提供了快速、畅通、可靠、稳定的通信通道。二是预警预报能实时掌握各站点的降雨和水位变化情况,并根据确定的临界雨量值和警界水位发出不同级别的预警。三是对可能受灾的区域能直观地进行灾害评估,为领导指挥抢险救灾提供决策依据。四是预警信息的发布快速,使各防汛指挥成员单位责任人、各乡(镇)领导、各危险村负责人实时掌握汛情动态,改变了传统被动防汛抢险救灾的模式,为山洪灾害发生地的人民群众赢得宝贵的应急行动时间,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四)时效性得到大幅提高。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成后,提供了地形图与站点数据相结合的方式,直观查看各站点的数据信息,可直观查看到1天内各时段前的降雨量和当前实时降雨量;各水位站可查看到系统采集的前5次水位数据。水雨情信息在采集、处理、传输和存储全过程实现自动完成,值班人员能实时掌握各站点的水雨情变化情况,时效性大幅度提高。
   (五)防御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山洪灾害测(预)报系统建成后,总体时效性比人工报汛大大提高,26个自动雨量站及7个自动水位站的水情能在2分钟内收齐,水情信息在采集、处理、传输和存储全过程实现自动完成,人工只需对系统进行检查、监视、管理和维护,工作量大幅度减少,工作效率明显得到提高。
   三、工作建议
  (一)全力做好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以沿河重点镇、村重点设施为对象,制定全县重点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山洪灾害防治专项规划,在此基础上有重点、有计划地分步实施全县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努力减轻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坚持 24 小时值班制度,做到岗不离人、信息畅通、反应快速,随队伍转移的群众根据所学习掌握的防御山洪灾害基本知识,不慌乱、听指挥,及时安全转移到位。
  (二) 防灾自救宣传普及要进一步深入。防灾宣传工作要做到全面普及,不但是城镇里人口聚集地需要宣传,边远山区的群众也同样需要。如何普及提升这方面的能力,力求宣传工作横到边纵到底,不仅依赖于群众的防灾自觉意识,更依赖于地方政府的使命与责任,以及平时对群众开展的防灾自救宣传教育。
  (三)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人员应配备以水利专业为主,熟悉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熟悉防汛工作的高、中级技术人员。采取现代化手段,进行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从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但工作任务是十分艰巨。要开发建设覆盖所有山洪区域且服务对象,具体到市、镇、村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而且所需信息量很多。